胡塞武装如何用“拖鞋军”战术,撕碎美军“死神”无人机神话?

  • 首页
  • 九游会官网平台台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九游会官网平台台 > 新闻动态 > 胡塞武装如何用“拖鞋军”战术,撕碎美军“死神”无人机神话?

    胡塞武装如何用“拖鞋军”战术,撕碎美军“死神”无人机神话?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0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18

    2025年4月13日,也门哈杰省上空传来一声爆炸,一架价值3000万美元的美军MQ-9“死神”无人机化作火球坠落。

    这已是胡塞武装两周内击落的第四架同型号无人机,而自2023年11月巴以冲突升级以来,被击落的“死神”总数攀升至19架。

    胡塞武装的防空武器库堪称“混搭风”:既有改造自苏制空空导弹的“山寨版”地对空导弹,也有伊朗提供的电子干扰设备。

    例如,R-27空对空导弹被加装红外制导系统后,射程提升至30公里,专盯低空慢速目标。

    更令人咋舌的是,胡塞利用也门山地地形,布置了120个隐蔽发射点,配合雷达诱饵构筑“防空迷宫”,让美军侦察系统屡屡误判。

    而伊朗提供的“信仰-373”防空系统(类似俄制S-300)和“358型巡飞弹”,进一步填补了高空拦截短板。

    后者能在空中盘旋数小时,待无人机进入射程后发动突袭。 这种“低成本高精度”的组合拳,使得胡塞的导弹成本仅数十万美元,却频频击落单架3000万美元的“死神”。

    MQ-9的设计初衷是“高空主宰”——1.5万米的巡航高度本应远离地面威胁。 但胡塞武装用实战证明:飞得高不等于安全。

    由于依赖卫星通信链路,MQ-9的操控存在1.5秒延迟,遭遇电子干扰时极易失控。 其雷达反射面积达0.5平方米,在改造后的苏制雷达面前犹如“黑夜中的灯塔”。

    更讽刺的是,美军为延长滞空时间(24小时)而牺牲机动性,482公里/小时的巡航速度仅为F-35战机的三分之一。

    当胡塞的导弹以超音速扑来时,“死神”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。

    “非对称战争”的经典教案:胡塞如何把沙漠变成无人机坟场?

    利用情报网络:通过地面观察哨、红海沿岸雷达站及伊朗海上护卫舰,构建实时监控网,精准预判无人机航线。

    利用地形掩护:在美军无人机频繁出没的城镇周边设伏,用沙丘和岩洞隐藏发射装置,打完就跑。

    利用舆论杠杆:每次击落后必发声明、晒残骸照片,将技术劣势转化为宣传优势。 4月19日击落无人机后,胡塞第一时间公布燃烧的残骸视频,直戳美军舆论痛点。

    这种“打不过舰队就打无人机”的策略,让美军陷入两难:继续派无人机可能沦为“送人头”,不派则意味着丧失战场感知能力。

    美军的“面子”与“里子”:2亿美元买来的教训

    五角大楼数据显示,过去6周损失的7架“死神”直接经济损失超2亿美元,而这仅是冰山一角——为压制胡塞武装,美军发动了750次空袭,耗资从4月初的2亿美元飙升至预计10亿美元。

    但效果如何? 胡塞的导弹库存依旧充足,红海商船袭击也未停歇。

    更尴尬的是,美军对也门情报严重依赖沙特提供,而后者提供的信息常被戏称为“盲人指路”。

    4月3日,胡塞用反辐射导弹摧毁美军AN/TPY-2雷达后,沙特的“错误情报”直接导致后续空袭偏离目标。



    TOP